10月18日,“深圳時裝周走入柯橋”活動圓滿落幕,深圳服裝協會帶著深圳軍團再度出擊,一眾品牌、企業、獨立設計師走進紹興柯橋,在國內最大面料聚集地共同探討面料開發,希望中國面料也借助深圳品牌進入國際市場。而南都記者采訪品牌、設計師以及行業大咖時發現,只有保證高品質、高配合度,才能真正做到上游面料品牌化,讓中國面料打響名號,做到“纖維報國”。 面料創新就是服裝產業源頭創新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品牌工作辦公室副主任蘇葆燕 深圳服裝協會十年來一直在帶領“深圳軍團”出征,在圣彼得堡、倫敦、紐約等時尚城市都在推廣FA SH I O NSH E N ZH E N這個概念。當我們在推廣深圳品牌與設計時,我們能否在面料上也自豪地說,它們全部來自中國?!是否可以向全世界傳達中國原創是從前端到后端,都擁有深厚文化底蘊積淀?柯橋本身是個國際性市場,希望通過深圳的拉動,對具備文化底蘊的創新是個新的促進。如果讓兩地聚合,讓更多龍頭企業來聯合協同創新,可以進一步促進我們面料領域的創新,滿足市場對創新的需求、行業對創新的需求、消費者對創新的需求。 深圳目前是中國中高檔服裝的聚集地,可是大部分中高檔面料還是來自國際,怎樣打造國內時尚產業影響力?肯定需要中國面料同步發展,打出自己的文化符號。只有上下游創新,才能長遠發展,讓中國品牌在國際舞臺占有話語權,達到“纖維報國”。“柯橋時尚周”直接鏈接上下游,是最有效的對接,這種面料研發與服裝設計對接能夠真正為紡織行業上下游創新做出更大貢獻。 深圳女裝品牌 需要結合訴求的面輔料 深圳市贏家服飾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吳慶業 柯橋的核心優勢是花型面料生產,快速反應能力以及優化能力非常強,可是品牌是需要特有花型的,與柯橋的合作,希望不應該是重復市場化的面料,希望可以帶來紋路基底創新以及研發。如果提供的面料基底、紋路、密度不同,別具風格,品牌可以在此基礎上做出更多服飾的突破與研發。 品牌往往不是面料商,但是品牌對面料品質有高要求,所以希望面料商更多配合與支持,共同開發新面料。品牌競爭力很多時候需要快速反應,這種快速反應能力往往來源于上游工藝,如果上游工藝能夠非常有效快速提供面料,后期速度會非常快。 不可否認,柯橋的面料廠更善于做市場貨,而面對強大的深圳女裝品牌,品牌更需要的是結合訴求的面輔料供應,如果對品牌的需求能更精細的執行,配合思維,配合品質感,對于二者合作是更加良性循環的。 品牌方遇見的最大問題是同質化 基調服飾設計總監張麗 品牌方遇見最大的問題就是同質化嚴重。一旦一個面料有熱銷的跡象,滿大街都會出現這款面料。希望面料商可以發揚自己的專長,做出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風格,讓人留下記憶點。 面料商愿意與品牌公司一起介入品牌面料研發,這個是從被動到主動的質的飛躍。這樣更深度的介入與品牌深度合作,是個非常好的趨勢。可以感受到柯橋面料商在經營理念上慢慢走向成熟,也日趨國際化。 從我們自身品牌來說,每個季度大概有15%的面料會用到進口料,之所以控制國外面料的用量比例,原因有二,一個是價格高昂,再一個是生產周期非常長。如果銷量好,我們根本沒有機會去追單,這會導致銷量受影響。在相同條件下,我們一定更愿意支持國貨。